再次读完了《富兰克林传》,看到他事无巨细的年鉴,觉得很神奇。为什么三百年前的人做了啥事情都能这么详细地被记录下来,让后人阅读、评价、学习。现在倒是很方便了,五十年后我的日志肯定还在。
富兰克林 42 岁的时候把让他致富立身的印刷业务找了个 CEO 交了出去,自己分 50% 利润。段永平是不是也受到了他影响?不过我看他们合同是十八年后 CEO 可以买下另一半,包括他之前资助学徒去其他地方开业,分润 1/3,6 年后学徒可以买下全部独立经营。这个条款似乎无法让他的财富永续。资助学徒开业,成为合伙人这个模式真好,三百年前的投资人,同时是对行业和业务有清晰认识和把握的投资人。
下午在家追剧,最近看的是《匹兹堡医护前线》,故事用一整季讲述急诊室一个白班里发生的事,我已经和里面人物一起经历了好几次生离死别。偶尔和他们一起泪眼汪汪。
今天开始了一本新的书,薄薄的一册,是布劳提根的《在西瓜糖里》,之前读过他另一本《草坪的愤怒》。说实话,读了十几页,我都在问,这写的啥?

晚上是杭州爱乐乐团 25/26 乐季开幕,我以前不知道杭州爱乐在国内属于评价很好的乐团,所以去年没怎么关注过。虽然本周我已经跑上海听了两场,今天既然在杭州,还是毅然买了票。上半场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,小提琴家是著名的穆洛娃。我是刚知道她著名的,在预习的时候,Apple 古典乐推荐的版本就是穆洛娃和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现场专辑。看到这个阵容,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大师了。下半场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,第一乐章类似波莱罗舞曲的军鼓渐强让人印象深刻。肖七是必须来音乐厅欣赏的,那种壮阔的感觉我的音响肯定是甘拜下风。所以今晚听的很爽,除了坐我前面的一位都市丽人一直在吸引我的注意力。从拍视频到吃甜点到啃汉堡到掉手机到提前退场,搞不明白她来干嘛。
